2015年巴黎氣候協(xié)議設定了一個目標,將人為造成的變暖限制在“遠低于”2攝氏度,并追求不高于1.5攝氏度的目標。根據(jù)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IPCC)的說法,實現(xiàn)這一目標需要使用“負排放技術”來消除大氣中過量的二氧化碳。
日前《自然·通訊》雜志發(fā)表意大利、英國等國學者的文章認為,一種可行的負排放技術是直接將二氧化碳從大氣中捕獲,然后將二氧化碳然后埋在地下,該過程被稱為直接空氣碳捕獲和儲存(as direct air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,DACCS)。
具體而言,目前有兩種DAC技術正由全球各地許多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開發(fā)。其中一種通常用于較大的工業(yè)規(guī)模設施,例如由加拿大公司Carbon Engineering試驗使用氫氧化物溶液捕獲二氧化碳,然后必須將該混合物加熱至高溫以釋放二氧化碳,以便將其儲存并重新使用氫氧化物。該過程使用現(xiàn)有技術,目前認為這方案的成本相對較低。
第二種技術是在小型模塊化反應器中使用胺吸附劑,例如由瑞士公司Climeworks開發(fā)的反應器。這種技術目前成本較高,但專家認為潛力更大。這是因為該技術可以在工業(yè)生產(chǎn)線上進行模塊化設計,加上釋放二氧化碳用于存儲所需的溫度較低,這意味著可以使用余熱。
研究表明,使用DAC意味著在2050年以前的全球排放量可能會保持在較高水平,本世紀后期將大量使用負排放。2080年代每年負排放量約為300億噸(Gt /年),接近今天全球年排放量約400億噸/年。這將意味著建設約30,000個大型DACCS工廠。相比之下,目前世界上只有不到10,000個燃煤發(fā)電站。該技術在2100年需要多達四分之一的全球能源供應,每年高達300EJ(10的18次方焦耳),相當于中國,美國,歐盟和日本目前的每年能源需求,或2018年全球煤炭和天然氣的能源供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