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 億元
2011年,
北京、上海、
深圳等7地啟動地方
碳交易試點工作,覆蓋
鋼鐵、
電力等20多個行業(yè)的約3000家企業(yè),累計成交量超過4億噸,累計成交額超過90億元。
備受關注的全國
碳排放權交易
市場架構正逐漸明朗。上海證券報昨日從多方獲悉,6月底前將上線的全國碳
排放權交易市場將主要包括兩個部分:交易中心將落地上海,
碳配額登記系統(tǒng)設在湖北武漢。
“全國碳交易市場是實現(xiàn)
碳中和目標的標配。”廈門大學中國能源
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,碳交易的市場化收益可部分替代政策性補貼,推動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,從而帶動我國能源結構轉型,最終實現(xiàn)碳中和目標。
林伯強同時提醒投資者,要理性看待和正確理解碳中和、碳交易等相關概念,“碳交易會增加排放企業(yè)的成本,這是明確的,因為基本原則是要增加消耗化石能源的成本”。